新冠疫情影響,讓多數人更注重呼吸道保養,而喉嚨痛有時是細菌感染,但多數還是由病毒引起,要如何分辨?如果是細菌引起,可能會有噁心、肚子痛等問題,但通常不會咳嗽;如果是病毒引起,則會有咳嗽、流鼻涕、喉嚨腫脹等症狀。美國伯格醫師就建議平常可試試用「月桂葉」保養唷。
頭痛
你身邊有朋友或家人正飽受不明的疼痛所苦嗎?四處求醫卻仍找不到原因及答案,且長期有失眠及麻痛感,止痛藥吃了不少、也更換過不少,但還是無法得到緩解。或許他們有可能是得到了神祕的「纖維肌痛症」。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大多數民眾已養成戴口罩與酒精消毒的習慣。但根據疾管署近期監測數據發現,上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案例雖降低不少,但近日因急性腹瀉就醫的人數大增,多是因感染「諾羅病毒」造成的急性腸胃炎,偏偏酒精、乾式洗手液對諾羅病毒都沒有效,那麼到底該如何防範呢?
人體需要透過睡眠讓器官休息、藉此恢復體力,可見如果睡眠品質不佳,會衍伸出許多疾病,影響身體健康。根據統計,全台有逾六十萬人患有「睡眠呼吸中止症」,但仍有部分的患者因對此病不甚了解,以為打呼是熟睡的象徵,而未就醫接受診斷。
在歡樂的節慶、聚會氣氛下,大家難免會多喝幾杯酒,但清醒後的頭暈、頭痛感會讓人十分不適。而市面上有很多號稱可以解酒的產品,網路上也流傳許多解酒偏方,但是這些方法真的有效嗎?
咳嗽、鼻塞、流鼻水、發燒等都是生活中常見的症狀,民眾一般都認為是小感冒,可能到診所開藥舒緩症狀、到藥局買成藥吃,甚至放著不管等它自己痊癒。但是你知道有部分癌症症狀,跟感冒十分相似嗎?若不多加留意,恐錯失治療黃金期!
你有突然眼前一片黑,休息後又會恢復的狀況嗎?有這樣的症狀出現,要注意是不是有「小中風」的可能,應盡快到醫院檢查,確定病因。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古代用來指導農事的曆法,其節氣「寒露」需要防寒涼,因為隨著季節進入秋天,氣溫會慢慢下降,使得血液循環變差,影響到氣管、心血管,中醫師藉此提醒民眾在這個節氣,該如何養生、如何預防疾病上身。
當長期看3C產品,眼睛會感覺緊緊、脹脹的,甚至延伸至頭部,那可能是眼壓過高的症狀,許多人一感覺到眼壓不正常,就擔心自己會不會得到青光眼,雖眼壓過高並不是評斷青光眼唯一的標準,但「眼壓上升」的確會對視神經造成傷害。
近期,長榮機師出現「突破性感染」,幼兒園也出現群聚感染,目前都證實為Delta病毒,由於Delta病毒傳染力極強,讓大眾感到更加憂心。對此家醫科女醫師陳欣湄也分析「Delta病毒恐怖4大特點」,與傳統新冠肺炎症狀不同,也和一般感冒難以區別,且有「年輕、男性、幼童化」的趨勢,要特別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