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民健康署的調查,台灣18歲以上國人的糖尿病盛行率約為9.8%,有超過200萬人罹患糖尿病。而罹患糖尿病最主要與平日的飲食習慣相關,但近期《臨床內分泌與代謝期刊》刊登一篇回顧性研究指出,進食時間也可能影響糖尿病患者的身體狀況?該研究指出,「在適合的時間點攝取不同種類的營養,或許對糖尿病患者的心臟健康更有利」。
糖尿病
皮膚科門診中最常見的主訴就是「癢」,有些人皮膚癢起來,坐也不是、站也不是,甚至癢到晚上也睡不好,忍不住抓得渾身是傷。而有一種特殊的皮膚癢疹,會反覆發作,在一般門診中常被誤診為蕁麻疹、濕疹或毛囊炎,直到發炎過後,它典型的網狀色素沉澱出現,才被認出是「色素性癢疹」。
有時候,眼睛會突然沒來由的佈滿血絲,外觀通常看起來會有點嚇人,但這樣的狀況過了一段時間就會消失,這在臨床上叫做「結膜下微血管出血」,一般來說並不需要過度擔心,但如果伴隨一些症狀的話,就必須正視「紅眼」所發出的警訊。
在季節交替之時,天氣型態不穩定、早晚溫差變化大,像這樣乍暖還寒的日子,國健署提醒慢性病患者更要注意身體健康,尤其一天當中這兩個時段最易誘發中風,務必注意。
台灣十大死因中,癌症已蟬連「第一位」將近40年,而糖尿病則位於第五名,這兩大疾病看似沒有關聯,但其實越來越多研究發現,它們之間可能關係密切。陳榮堅醫師也提醒糖尿病友,應特別注意3種癌症上身!
大家有發現每當到了傳統節日,必吃的特色食物,多是糯米為原料加工的嗎?舉凡年糕、湯圓、粽子等,但因為糯米性黏滯、難消化,若有特定症狀或體質的人是不適合食用的,但其實糯米有3大功效,在冬天是滋補的食材之一喔。
在台灣小吃中,能常看見「香菜」的身影,舉凡麵食類、羹湯類、涼拌菜等,豬血糕沾上花生粉後也常加入香菜點綴。但因為香菜有一種特殊的氣味,有人超愛、有人則避之唯恐不及,反應相當兩極,可是你知道香菜其實含有相當豐富的營養價值,對人體非常好。
草莓是國內民眾的人氣水果之一,飽滿鮮紅的果實不僅受民眾喜愛,做成各式甜點更是讓人愛不釋手,而根據外媒報導,草莓不儘是美味,它更有5大好處,讓你吃了健康又沒負擔!
一般民眾說到心臟病,就會聯想到心肌梗塞、中風等,認為多與血管中有血塊、斑塊造成阻塞有關,但事實上「血管沒有阻塞」,也可能形成心血管疾病!在臨床上至少有1/5的人動脈無明顯阻塞,卻會明顯感到胸痛,這樣的現象更常發生在年輕女性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