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冠狀肺炎疫情影響,進出公共場所時常需被量體溫,但明明沒感冒症狀,體溫卻高於37度?難道真的發燒了嗎?
沒發燒卻體溫過高?
在醫院也常遇到這樣的問題,有一些病人並沒有發燒感冒的症狀,來到門診後卻因體溫過高被轉送急診室,但再次測量時病人其實沒有發燒的情形,會有這樣的狀況是因為,像如果病人來之前是用跑的、或是當天天氣較好是大太陽日,或穿太多衣服時都會導致體溫升高。
這時就必須請有疑慮的個體,至旁邊休息15-30分鐘,靜下來之後在量,經二次確認後,再確定他是不是有發燒的情形。
量測體溫的方式
一般來說量體溫的方式有四種,額溫、耳溫、腋溫跟肛溫,而因為現在額溫計跟耳溫計較方便使用,所以已經很少在用傳統的溫度計,但一個月以下的新生兒還是必須用傳統的溫度計測量,以腋溫的方式測量最適合;三個月以上的小朋友就可以使用耳溫槍,但因為小朋友的構造跟大人的耳朵不太一樣,所以在使用耳溫槍時,需特別將孩子的耳廓從後往後面下拉,讓耳道暢通也較好測量體溫。
何種狀況下不適合量耳溫?
不過如果該患者耳屎太多或耳朵處於發炎狀態,例如中耳炎或耳朵內明顯看見紅腫有分泌物的話,那一隻耳朵就不適合量體溫。
最後,雖發燒症狀在現今以不能完全代表一切,因為有一些新冠肺炎感染者屬無症狀感染,但仔細觀察自己身體的狀況還是很重要的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