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澡時耳朵容易進水,一般人為了把耳中的積水排出,習慣用棉花棒掏耳朵,更有人會用棉花棒清除耳垢,覺得相當舒服,但這麼做其實會造成反效果,不僅耳垢會越積越多,嚴重時還可能因此喪失聽力。
使用棉花棒掏耳 恐將耳垢越推越裡面!
耳朵的外耳道分為軟骨部跟硬骨部,而耳垢主要集中在軟骨部。耳朵進水時,會因耳屎腫脹而感到悶悶的不舒服,這其實是耳垢的保護作用,避免過多水分進入耳朵內部,這時若使用棉花棒,可能不僅無法將耳垢順利掏出,甚至會將它從軟骨部推到硬骨部。
耳垢通常會自然掉出
一般位於軟骨部的耳垢,會隨著講話、吃東西或吞嚥時自然掉出,但硬骨部由於骨頭缺乏彈性,只會讓耳垢在裏頭愈積愈多,最終有天會因為耳屎堆積整個塞住,影響到耳膜產生耳鳴或感到劇痛,嚴重者甚至可能會因此喪失聽力。
當耳朵進水 該如何做?
建議使用吹風機涼風模式對著耳道外面輕吹,或將衛生紙捲成一條尖尖的形狀,伸進耳道內把水吸乾,使用衛生紙替代棉花棒的原因是它質地較軟,不會傷害到耳道,也不會把耳垢往內推。
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