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肺炎疫情,近期在國內升溫,除了全國提升為三級警戒外,更連續六日確診數破百例,讓不少民眾開始擔心與焦慮,而因為該肺炎病毒,經歷過幾次變種,出現的症狀也與先前有些許不同,究竟現在染疫會有什麼症狀呢?

根據美國及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的資料所示,新冠肺炎(COVID-19)的症狀包括以下幾種:
- 發燒/發冷
- 咳嗽
- 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難
- 疲勞及全身無力
- 頭痛
- 嗅覺或是味覺喪失
- 喉嚨痛
- 流鼻涕及鼻塞
- 噁心或嘔吐
- 腹瀉以及腹痛
- 肌肉痠痛
國內確診個案常見症狀
而國內疾管署,也說明目前已知個案罹患新型冠狀肺炎病毒的臨床症狀,多為發燒、四肢無力,呼吸道症狀以「乾咳」為主,有些人可能出現呼吸困難、腸胃道症狀(多數以腹瀉症狀表現)或嗅覺、味覺喪失(或異常)等症狀,嚴重時可能進展至嚴重肺炎、呼吸道窘迫症候群或多重器官衰竭、休克等。
部分患者有長水痘、指尖處發紫等症狀
根據外媒報導,美國的皮膚科醫師注意到,新冠肺炎病人的腳趾(有時候是手指)可能會出現紫色、藍色或紅色的變化,這些變化可能會癢、會痛、或者不痛不癢,且這些皮膚狀況與腸病毒的手足變化不同,沒有口腔黏膜的變化。對此,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也表示,台灣確實有部分患者身體出現水泡,已請第一線醫護同仁開始注意。不過,依據目前的流行病學資訊,患者大多數能康復,但也有死亡病例,死亡個案多具有潛在病史,如糖尿病、慢性肝病、腎功能不全、心血管疾病等。
如何辨別新冠肺炎、感冒及流感?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公告,新冠肺炎的潛伏期約為1~14天, 雖然新冠肺炎的症狀與感冒以及流感相似,但仍然可從症狀的差異、潛伏期及病程做辨別。其流感的潛伏期最短,約為1~2天,發燒的症狀約持續2~3天,從發病到痊癒約需1~3週,流感可能出現的併發症包括肺炎、腦炎、心肌炎、中耳炎以及鼻竇炎等。一般感冒的潛伏期約1~3天,病程約4~10天就能痊癒,大部分都只有輕微症狀,很少出現併發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