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糖尿病盛行率在18歲以上族群約11%,推估約有230萬患者,但根據全民健保資料庫統計,僅約170萬到180萬人有接受治療;另也有近100萬人血糖不正常但未達確診標準,屬「糖尿病前期」。
糖尿病年輕化 對心臟有2大傷害
因為現代人物質生活豐富,飲食精緻化、生活作息改變,近年來糖尿病有年輕化趨勢,40歲以下族群確診比例大幅增加,且未來預後與併發症狀況較差。
而大多民眾都知道患有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患心臟相關疾病的機率較高。其「糖尿病」對心臟更有兩大傷害,一是加速心血管發炎,造成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增加;二是造成心臟缺血反應,且不像心臟疾病有胸悶、胸痛症狀,糖尿病造成心臟缺血通常症狀輕微,可能只是輕微疲倦,因此易疏忽症狀造成不幸。
醫學研究也證實,糖尿病患者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比常人高出5到6倍之多,甚至有研究認為,罹患糖尿病等同罹患冠狀動脈疾病,即便過去沒有絞痛、心肌梗塞病史,仍有2/3合併高血壓或高血脂。
糖尿病患者不該只控制血糖
糖尿病患者若想降低罹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不能只控制血糖,而是要更全方位的治療,因為「三高」是息息相關的,血壓應以收縮壓130、舒張壓80為標準,低密度膽固醇也應控制在100以下。當然更別想抽菸或是喝酒了。
平常飲食中可吃一點醋降血糖,原因是醋可以減緩澱粉分解,醋的高含量乙酸能夠讓分解澱粉的酵素(澱粉酶)去活化、讓澱粉暫時不能分解成糖份。由於醋只作用於澱粉酶,如果您吃麵包或米飯就有效,吃糖果就沒有幫助。另外一個好處是,醋也可以增加身體對胰島素的敏感度。
多攝取蛋白質也能避免分泌過多胰島素,雖然蛋白質中不含葡萄糖,但它依然能夠引發第一階段的胰島素反應,並防止血糖驟升,讓身體使用的總胰島素量下降。此外,平常規律飲食、熱量控制、適當運動依然是最好的預防之道,當然也要避免熬夜,熬夜易導致內分泌與血糖變化,導致較嚴重的心血管併發症發生。
最後,平時不要覺得血糖不重要,只要有輕微血糖不正常,就應定期追蹤改善,才能避免更多併發症或疾病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