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體重過重,或肥胖的人背後大多有一個悲傷的故事,許多人在減重過程中做了很多努力,但卻越減越胖,導致沮喪、挫折感相當大,難道「瘦不了一定是自己不夠努力嗎」? 造成肥胖的原因有很多種,大多是這兩方面的問題,一種是體重過重,另一種則是病態性肥胖。
導致肥胖的四個因素 「這項」最難控管!
關於減重學的研究,會體重過重是因為飲食、運動、睡眠、壓力,這四個方面沒顧好所造成,壓力是讓人最無解的,每個人都需要去尋找釋放壓力的方式,所以其餘三項較能管控的就盡量顧好,像睡眠一定要睡滿六小時以上。
減重的不二法門!調整生活習慣
當體重過重產生代謝性問題時,必須先了解何謂健康的生活行為,不應先尋求減重醫療的診斷,就算能透過放水球、縮胃手術等方式瘦身,不調整生活習慣,復胖的機率還是非常高。
減重的要點,還是要有挑選正確食物的觀念,且對自己要有所限制,吃對食物就算吃多了也不會胖,能盡量減少攝取碳水化合物、高熱量液體例如:含糖飲料、雞湯、火鍋湯、酒類等,瘦肉、蛋、海鮮、青菜多吃是可以的,除非有過敏體質、痛風的人,海鮮需多留意,豆類、植物類含有蛋白質也可多攝取,飲料則可飲用無糖豆漿、無糖茶、無糖咖啡,這些都是比較好的選擇。
先別一昧苛責! 「這」肥胖是真的生病了!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定義,當BMI大於35並且有兩種以上合併症,比如說高血壓、糖尿病、呼吸睡眠中止症,或是BMI大於40,就有病態性肥胖的疾病。
大家必須要正視「病態性肥胖」族群的病人,他們並不是因為自己做出某種行為導致,而是真的生病了,所以不要一昧苛責他們,「就是吃太多啦」、「不運動」、「不努力」才會這樣。
手術療效再好都沒用?減重比例僅15%!?
醫生首要還是會希望這類患者,能按照上述的準則,去做調整跟改變,接著才會有控制食慾的藥物,甚至是減肥針、消脂針等治療,因為這些治療也不可能做一輩子,且就算療效非常好,使用藥物減重的比例僅有5%,假如是150公斤的病態性肥胖患者,也只能減去7.5公斤;若是執行減重手術,在胃裡放水球,減重比例最高也僅有15%。
最後,不管是一般民眾,或是曾經接受過減重治療的病人,一定要切記減重觀念,選擇對的食物,適量攝取才是最佳的減重方法。
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