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吃完東西,嘴巴內會突然出現「烏紅色血泡」的東西,不痛不癢破掉後幾天通常會恢復正常,為什麼會突然出現血泡,是因為吃的東西不乾淨,還是有其他原因呢?
為什麼會長「血泡」?
當進食時過於倉促、吃過燙、油炸、燒烤的食物,或是習慣吸手指、咬脣、頰,經常熬夜、壓力大,就可能出現血泡,是一種「口腔粘膜損傷」。
口腔創傷可分為2型
根據症狀表現,可分為2型:
- 創傷性血泡,口腔黏膜內創傷部位,出現血泡或血泡破裂的症狀,一般癒合較快,會有腫脹、疼痛感
- 創傷性潰瘍,口腔內創傷部位出現潰瘍的症狀,有膿液溢出。
如何治療?
部分症狀輕微者,通常可自癒,但部分人可能引起繼發感染,導致病灶周圍發炎。其治療方法為刺破、修剪血泡壁,塗抹消毒抗炎止痛藥。主要治療關鍵點是找出並去除刺激因素。
出現血泡時,日常可注意以下事項:
- 日常飲食:注意進食時不吃過燙的食物,不吃過硬、過大的食物,如乾硬的大塊饅頭、大塊硬餅乾等,小心緩慢進食,防止擴大潰瘍面積。忌生冷、辛辣的食物,如辣椒、冷飲等。
- 改善不良習慣:注意避免因不良習慣誘發該病,不吮吸手指、不咬筆、不咬脣、不用筆戳臉頰等,防止再次患病。
- 用藥注意事項:遵醫囑用藥,不可隨意更改劑量,用藥前要先找出刺激因素,再用藥才能痊癒。對於血泡及潰瘍,用藥前要修剪泡壁,使其平整再用藥。
- 個人衛生:患者要注意口腔衛生,早、晚、進食後漱口刷牙。
出現這些情況請及時就醫!
- 血泡:口腔內出現能感覺到的血泡。
- 血泡破裂:不小心把血泡弄破,有疼痛感。
- 潰瘍:出現口腔潰瘍,且一段時間內沒有癒合。
- 潰瘍反覆:潰瘍反覆出現,且多為同一個位置。
- 溢膿:潰瘍長時間不癒合,且潰瘍面發炎,溢位膿液。
如果長期出現這樣的情況,且反覆不癒,要擔心是否有癌變或其他疾病的機率,建議應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