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特別容易水腫,尤其是女性,早上一起床就容易臉部水腫,像吹氣球一般脹大,甚至四肢也會,戴戒指塞不進去、穿鞋子特別緊繃,穿襪子都會導致勒痕出現,如果又剛好要參加重要場合,這浮腫的樣子到底該怎麼辦?本文將教大家消水腫的穴道,不再怕一起床水腫啦。
3穴道有效消水腫 長期水腫須注意3器官問題!
如果你的水腫是短暫性,是某些原因所導致,像女性月經前、熬夜,或是吃太重口味,就可以用以下這些穴道,去改善這個狀況;若屬長期性水腫,甚至每天都會發生,要注意是心臟、肝臟、腎臟在向你求救,這時請記得盡早就醫檢查,才不會錯失診斷良機。
陰陵泉

屬於十二經絡的脾經,與「陽陵泉」互為表裡,陰陵泉位於小腿內側,陽陵泉則在小腿外側,其命名方式頗有趣,陵在古字解釋為「山坡」,凸起來的丘陵,泉則是「泉水」,有山有水的地方就屬風水寶地,所以這兩個穴道,對養生保健助益很大。
有何功效?
除了能改善水腫外,還有利水的功效,可改善男性攝護腺問題,或是女性膀胱氣較虛導致的小便不順,再來還可調整腸胃,促進腸胃蠕動。
如何找?

位於小腿內側髁的下方凹陷處,可從小腿內側摸到骨頭「脛骨」,摸到後沿著邊緣慢慢往上滑,滑到轉角處,就是陰陵泉。
復溜穴

屬於十二經絡的腎經
有何功效?
幫助消除水腫外,還可溫陽止瀉、溫補腎陽,而日本針灸學院特別針對該穴道做研究,發現它跟西藥中心臟科藥的利尿劑,有類似效果,可幫助排除體內水分且回收體內的一些組織液,達到降低血壓、保養心臟的功效。
如何找?


在找到該穴道前,要先找到「太谿穴」,從足內踝往腳跟方向對,阿基里斯腱往前對,兩者的正中點就是太谿,接著往上找兩個大拇指寬的地方,就是復溜穴。
承山穴

屬於十二經絡的膀胱經,且意旨承受整個山的重量,承受整個身體。
有何功效?
除改善水腫外,還可改善肩頸痠痛、腰痠背痛的問題。平常除了按摩之外,有些芳療師會加上玫瑰、天竺葵、黑胡椒這些精油,在穴道周圍繞圈圈按摩,能加強排除水腫的功用。
如何找?

將小腿肌用力,或是腳尖往下的時候,會出現像倒麥當勞形的肌肉形狀,這塊肌肉就是所謂的腓腸肌,承山穴就在它的正下方凹陷處。
拍膽經也能消水腫

以上就是能消除水腫的三個穴道,而除了穴道按摩外,拍膽經也能有效消水腫,可用拳頭、湯匙或是刮痧板,沿著外踝正中間往上,沿著小腿中間往上刮,往心臟回流的地方刮,能幫助體內的組織液、淋巴液回流,達到消腫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