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心臟肥大」,可能很多人以為是心臟「腫」起來了,但其實患有心臟肥大不會有什麼症狀,一般和心臟相關的症狀像是心悸、呼吸困難都不會有,看到這邊你可能會很疑惑,那「心臟肥大」到底是什麼?會對身體造成什麼影響?
心臟肥大是什麼?
心臟肥大並不是一種疾病,大家可以想像成鍛鍊身體肌肉,當心臟正常的跳動沒辦法供應全身的血流所需的時候,心臟的肌肉就會越來越肥,希望可能滿足身體的需求;但再怎麼強壯的肌肉都有極限,當心臟到達極限,就會進入心臟衰竭,就像得了心臟的癌症一樣,看著心臟慢慢失去功能。
上面的症狀叫做「心肌肥厚」,而這個問題因為是心臟試圖「補強」血流而產生的,所以初期幾乎不會有症狀,等到出現心悸、呼吸喘的症狀,也代表心臟已經開始無法負荷了。
另一個心臟肥大的原因則是「心室擴張」,通常是心臟瓣膜的問題,因為血流沒辦法正常打出去,會回流到心室,讓心室血流堵塞,導致被撐大。這類的心臟肥大症狀就會比較早出現,可能會覺得胸口悶悶、總是呼吸困難,或是動一下就覺得喘、心悸等。
而有高血壓或心臟病史的患者,患有心臟肥大是很普遍的。有高血壓的患者,如果沒有妥善及時治療,久而久之,會先發生心肌肥厚,接著心臟擴大,再來就步入心臟衰竭。
此外,年長者比年輕的人,更容易有心臟肥大。值得注意的是,做好自我健康照護,降低風險因素,可以減少患有心臟肥大的機會,請進一步與你的醫師討論相關資訊。
心臟肥大的症狀
有些人雖然心臟肥大,但沒有任何徵兆或症狀,其他人則可能會有下列的徵兆、症狀:
- 呼吸困難、急促
- 心律不整
- 水腫
- 疲勞
- 心悸(Palpitation),或感到心臟在短暫一兩秒內暫時停止跳動
什麼時候該求助醫師?
如果你有下列徵兆、症狀,請立即尋求醫師協助:
- 胸痛
- 手臂、背部、頸部、下巴、腹部疼痛(非典型胸痛)
- 嚴重呼吸困難或急促
- 昏倒
而心臟肥大會引起心臟衰竭、心臟驟停或猝死、血栓、心雜音等併發症,要預防「心臟肥大」原則上就是做好「心臟病」的預防,就能有效降低心臟肥大的風險。方法不外乎就是了解家族病史、戒菸酒、保持健康體重、健康飲食、定期量血壓、規律運動並睡眠充足,想擁有健康的身體,就必須有所取捨,大家一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