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發覺自己或是身邊的人,剛上完廁所沒多久又想上,或是半夜睡覺時不斷跑廁所?小心有可能是「膀胱過動症」唷~
什麼是膀胱過動症?
膀胱是平時儲存尿液的地方,當尿量到了一定程度,就會透過神經反射通知大腦形成尿意,再經由膀胱肌肉的收縮排出尿液,當膀胱還沒有儲存到一定尿量時,就開始傳遞排尿的訊號,或者不正常收縮時,就稱為「過動」。
膀胱過動症的核心症狀
急尿、頻尿、夜尿
OABSS量表自我檢測膀胱過動症

若不清楚自己是否有膀胱過動症,「OABSS量表」能自我檢查,主要根據次數做評分。
第一項:從早上到睡前小便的次數大概有多少
第二項:晚上就寢到早上起來,夜尿次數有幾次
第三項:突然想小便卻無法延遲的頻率,大概有多少
第四項:你有多常因為尿急而產生漏尿的狀況,也就是所謂的尿失禁
依據以上四項問題回答後,評分標準如下:

小於5分-屬輕微膀胱過動症
6-10分-屬中度膀胱過動症
11分以上-屬重度膀胱過動症
造成膀胱過動症的原因
1.自發性的逼尿肌不穩定
它的原因可以沒有任何其他病因的產生,可能是先天性異常所造成,或是因尿路發炎、結石等因素刺激膀胱,造成出口阻塞所造成。
2.神經性因素
可能病患曾有腦中風、巴金森氏症以及多發性硬化症,造成神經性方面的逼尿肌過度反射。
3.泌尿道感染
被泌尿道感染過後的病人,也容易產生膀胱過動症方面的現象。
4.攝護腺肥大
攝護腺肥大的男性族群,患有膀胱過動症的比例會較高,甚至高於女性的比例。
如何治療?
膀胱過動症的治療方法可分為兩大項,第一項為保守治療:
包含適度飲水、按時解尿,以及骨盆腔肌肉方面的訓練
另一個則是藥物治療,目前使用效果最好的藥物為抗膽鹼類藥物,但這類藥物的副作用容易有口乾舌燥、導致長期便祕的問題,尤其是病患為長者時。
所以就有了第二種較新的藥物,包含Beta-3的腎上腺受體促進劑,「腎上腺受體促進劑」可以達到膀胱放鬆的效果,使的膀胱儲存尿液的容量能夠增多,而抑制膀胱過動症的現象。
但若保守治療仍未達預期療效時,就會改用第二項治療,以注射肉毒桿菌的方式,使逼尿肌達到放鬆效果,讓膀胱儲存更多尿液,進而達到更良好的療效。
你可能有興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