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頸癌主要是經由性行為感染人類乳突病毒所致,因此有性經驗的婦女感染是很常見的。根據調查,一般健康婦女人類乳突病毒感染盛行率約在9~20%,推估婦女終其一生約有50%的機會感染人類乳突病毒。然而,一般婦女在感染後大多會自行痊癒,僅有少部分持續感染者,會於日後發生子宮頸癌前病變,甚至轉為子宮頸癌。
子宮頸癌有哪些早期症狀?
當身體出現以下幾種狀況,就要注意可能是子宮頸癌的早期症狀。
1.疼痛:癌腫壓迫了骨盆腔內的神經,出現下腹、下腰或大腿的疼痛;如果癌瘤侵犯了直腸,早期症狀又可出現大便不暢,肛門墜脹,如果它壓迫到了膀胱,早期症狀則會出現尿頻、尿急、尿痛和血尿。
2.陰道不規則流血:通常出現在夫妻行房後或大便後發生,初期,出血量較少,並可經常自行停止。
3.陰道分泌物增多:主要是指白帶增多,早期症狀具有特殊的臭味,有的患者還可由此繼發外陰炎。
4.子宮頸癌的轉移:這時可能會出現腹脹、貧血、消瘦、發熱等。
定期做抹片篩檢 早發現早治療治癒率近100%
但子宮頸癌的早期症狀有時並不明顯,所以必須藉由抹片定期篩檢 ,增加原位癌和早期癌的比率,就能早期發現並治療,因為原位癌和早期癌的治癒率都幾近百分之百,如此便可以大幅下降子宮頸癌的死亡率。提醒民眾若有出現非特異性白帶分泌物,或者出現不正常出血或性交後出血等不尋常的症狀就必須趕緊積極就醫。
目前來說,子宮頸抹片是篩檢子宮頸病變的基本方法,如果抹片懷疑異常或醫師已經高度懷疑是子宮頸癌的病灶,可能經由目視或陰道鏡檢查直接觀察子宮頸並對可疑的病灶進行切片。
一般而言,切片能夠得到比抹片更肯定的答案。如果還有疑慮,婦產科醫師會採用子宮頸錐狀手術切除來進一步診斷治療。
哪些人能施打子宮頸癌疫苗?
子宮頸癌疫苗又稱HPV(Human Papillomavirus)疫苗,它是一種注射針劑的疫苗,用來預防最常見的高危險人類乳突病毒第16、18型,以及最常見的低危險人類乳突病毒第6、11型。
原則上9歲至26歲沒有性經驗之女性,施打子宮頸癌疫苗可以獲得疫苗保護之最大效益,都被建議可以接種HPV疫苗,如果已懷孕的女性或正罹患子宮頸癌或癌前期的女性則不適合施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