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曾覺得喉嚨癢癢,只要一發作就會咳個不停,咳到身體冒汗、胸腔不適,甚至喝水也無法停止嗎?這到底是什麼症狀?
支氣管炎是什麼?
支氣管為肺內管狀的結構,主要負責空氣進出肺部的功能。支氣管的黏膜上有微小的纖毛,會產生黏性分泌物以幫助潤滑,淨化吸入的空氣。當支氣管發炎時,這些管狀構造會變的腫大,還會分泌額外的黏液,氣管壁的腫大與增生的粘液會阻礙空氣的流通,導致病人會出現呼吸困難或咳嗽等症狀。
而支氣管炎可以依據病因以及症狀持續的時間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
急性支氣管炎產生的原因常見於病毒感染,但也有可能由細菌或是黴菌感染、抽菸、化學氣味或灰塵所引起。通常吸菸者或是工作於充滿具破壞性氣體環境中的人較易得到急性支氣管炎,生病後也較不容易恢復,因為這些人的支氣管黏膜多數已經遭受破壞了。急性支氣管炎的症狀在初期可能出現乾咳或是有痰之咳嗽、輕微發燒、疲倦、胸悶或胸口不適、呼吸有雜音。如果出現呼吸困難、哮喘時,要小心可能併發支氣管肺炎的風險。
慢性支氣管炎產生的原因包括有吸煙、外界的刺激,例如:空氣污染或是揮發性氣體的刺激。慢性支氣管炎的病情則發展較緩,初期可能只是冬天較易咳嗽有痰,夏天則症狀較輕。隨著病情持續發展,症狀可能逐漸加重,會出現咳嗽加劇,痰呈泡沫粘液狀。慢性支氣管炎大多會重複發生,尤其在寒冷的冬季更易發作。
什麼時候需要就醫?
- 咳嗽出現呼吸雜音或感覺呼吸困難。
- 咳血或黃綠色的濃痰持續 2 天,以及合併有發燒高於 38.3℃。
- 當其他感冒症狀緩解後,仍持續 7 至 10 天咳嗽且帶痰。
- 經過適當退燒處理後仍持續發燒超過 40℃。
- 咳嗽超過 4 週,且有明顯胸痛。
- 嬰兒、老年人、或有慢性疾病的人感染支氣管炎,容易引發肺炎,要特別注意病情變化。
如何預防支氣管炎?
- 勤洗手來避免接觸病毒,同時避免處於污染及塵埃環境中。
- 戒菸,因為香菸會破壞我們的支氣管,更容易被病毒感染。抽菸也會減緩急性支氣管炎復原之速度。
- 適當運動和休息。
- 注意家居環境的清潔、通風、保暖。
- 避免進入空氣污濁的公共場所。
- 寒冷的冬季要加強口、鼻、喉及四肢等部位的保養,並且多補充營養、避免疲勞。
如何自我照護
- 補充足夠的水分,水分可稀釋痰液使痰液較好咳出。
- 服用止痛退燒藥物或是止咳藥物幫助症狀緩解。必要時服用化痰藥或是支氣管擴張劑來改善呼吸道暢通。
- 呼吸濕暖的空氣,以維持氣管的濕潤。濕暖的空氣可幫助化痰並減輕發炎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