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夏季的天氣為悶、濕、熱,容易出現夏日疲勞症候群,不僅會感覺到疲勞感,失去胃口、變得煩躁,甚至有便秘、拉肚子、思緒不能集中等,加上防疫時期,大家減少出門,身體的氣血循環更差,濕氣累積的狀況就會更嚴重,除了先前在《夏天又熱又疲倦?7招改善「夏日疲勞症候群」》文章中曾提到的日常改善法外,也能透過一些中醫調理法,改善這些症狀。
如何透過中醫調理?
泡中藥藥浴能增抵抗力
在中醫老祖宗的智慧中,會透過中藥藥浴來改善,因為早期沒有自來水和瓦斯,洗澡其實是一件奢侈的事情,所以古人會在洗澡水中加入中藥,讓每次洗澡不只是清潔,而是也能達到養生治療的功效。
中藥藥浴需準備的藥材如下:佩蘭、菖蒲、藿香、艾草、柏葉,以上五種藥材各5錢,用2000毫升的水煮開後,切小火滾5分鐘,就可以倒入浴缸裡面泡澡,若家中沒有浴缸的人,也可以用毛巾沾取藥液來擦澡。都可達到增加抵抗力,減少邪氣病毒入侵的療效。
藿香正氣茶飲祛濕氣、治中暑
另外,中醫的「藿香正氣茶飲」,也能祛濕氣、治療中暑和濕氣感冒,是改良後的溫和版本,清朝時期,每當到了夏天,宮中的御藥房都會預先煮好備用,當有人中暑時就會直接拿來飲用。
所以,當感覺自己有夏日疲勞症候群的症狀時,可利用這些方式居家調理,改善不適感,若還是無法改善,建議還是就近到診所看診,讓醫師為您診斷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