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端午節雖在疫情下度過,但透過網路宅配仍然能吃到粽子,待在家一樣能有節日氣氛,但相信許多人對粽子是又愛又恨,想吃卻又害怕脹氣、腹痛難消化,那麼吃粽子須注意什麼?怎麼聰明吃粽子才能顧健康呢?
吃粽子為什麼會脹氣?
粽子是糯米所製成,因為糯米黏性高,缺乏膳食纖維,除了難消化,還容易造成胃酸增加脹氣、腹痛,再配上幾塊五花肉、花生、蛋黃、香菇等餡料,熱量更是爆表,吃一顆就相當於吃下兩碗白飯、兩片肉和一湯匙的油。 因此,一般而言,建議一天最多吃2顆粽子就好。
哪些族群不適合吃粽子?
有胃食道逆流、胃潰瘍、三高、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的患者則最好少吃。
- 胃食道逆流、胃潰瘍:一般來說粽子蠻油膩的,加上是糯米做的,如果說平常有胃食道逆流、胃潰瘍的病人,吃太多可能會增加胃酸分泌,造成原本的疾病症狀變嚴重;食用時也要細嚼慢嚥。
- 三高、心血管疾病:粽子配料可能會有鹹蛋黃、滷五花肉等,也可能會沾醬吃,應盡量避免,因為會導致攝取過多的鈉,使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變差。
- 糖尿病患者:糯米升糖指數高,易讓血糖快速上升,可能會造成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良。
如何吃粽子又能顧健康?
想健康吃粽子,那你一定要知道以下這幾點:
選擇五穀雜糧粽
在購買時,可考慮部分買糯米粽,其他則選擇較健康的五穀雜糧粽
粽子要趁熱吃
糯米中的支鏈澱粉含量高,加熱後支鏈澱粉會糊化,有利於被消化酶分解,所以會比冷得吃更容易消化。
沾醬要適量
粽子本身已是高鈉食物,若淋上過多醬汁,等於會攝取過多的鹽跟鈉
吃粽子勿配冷飲
喝冷飲會讓剛吃下粽子的糯米凝固,造成消化不良、脹氣,建議搭配熱茶或熱湯
不要三餐都吃粽子
如果是單純脹氣不舒服,可以讓下一餐以清淡飲食為主,大部分的人讓腸胃道休息即可獲得改善。若肚子非常疼痛,經過休息之後沒辦法緩解甚至加劇,出現噁心嘔吐、腹瀉,建議還是就醫處理。
飯後吃水果
吃完粽子後,可搭配鳳梨、香蕉等富含酵素或膳食纖維的水果,幫助消化
更多文章:
疫情升溫不敢回大醫院拿藥?慢性病患者別擔心!這麼做就能輕鬆領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