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個人負面情緒極高,比如吵架、失戀、背叛等等,都會使用「心碎」一詞加以描述自己的心境,但在醫學症狀中,真的有一個病症叫作「心碎症候群」,這是什麼症狀呢?接著看下去吧。
判斷心肌梗塞的三大要素
心肌梗塞是大部人常聽見的醫學名詞,醫師會以病人症狀、心肌梗塞指數、心電圖三種去判定,若發現異常便會做急救處理。

血管未阻塞卻驗出心肌梗塞心電圖?
有一名中年婦人因跟先生吵架,哭的一把鼻涕一把眼淚,來到急診就醫表示心很痛,婦人本身無任何心臟血管相關的病史,但在經過檢查過後,發現竟是心肌梗塞的心電圖,抽血的心肌酵素也有升高的情形;趕緊再做更進一步的心導管檢查,卻發現血管並無阻塞的問題。

回頭來看,發現婦人心臟收縮時,並不是像一般收縮時屬於扁的形狀,而是像日本人抓章魚時所用的章魚壺的形狀,所以判定為「心碎症候群」,有另一個名稱叫做章魚壺心肌症「Takotsubo Syndrome」, Takotsubo指的就是章魚壺。
造成心碎症候群的原因?
當一個人遭受嚴重打擊,比如遭逢親人過世、大吵等身體或心理上的壓力,就會造成假性心肌梗塞的症狀,也就是「心碎症候群」,多好發於中年婦女;而除了上述的心理壓力外,像需每天承受極大身體壓力的重症患者,也非常「心碎」。
如何治療心碎症候群?
會在加護病房持續觀察病人心臟的收縮,有無回歸正常,再轉到普通病房,在觀察的過程中,若病人尚未平復,很有可能引發急性肺水腫、急性心臟衰竭,更有致死的可能。
所以「心碎」真的能打倒一個人,在面對這種狀況時,還是希望大家能夠從容以對,多尋求幫助,紓解身心的壓力囉。
你可能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