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悶熱的夏天,人們只想待在冷氣房享受涼快,但舒適的溫度,卻讓人感覺更累,明明沒做什麼事,但就是昏昏欲睡、渾身無力。有些人還會因為悶熱失去胃口、變得煩躁,甚至有便秘、拉肚子、思緒不能集中等症狀。日本就把這些夏日症狀,統整為「夏日疲勞症候群」,本文將帶你一起了解,為什麼夏日會容易產生疲勞的原因。
什麼是夏日疲勞症候群?
其實,在專業醫學上並沒有「夏日疲勞症候群」這個疾病名稱,主要是因為夏天帶給人們身心不適的症狀,可把它比擬為放長假後,要返回工作岡位的「週一症候群」,同樣是受到外在環境影響,而反映出不正常的身心狀況。
而從心理上來說,「熱」本身就會讓人覺得不舒服,人體為了適應變熱的天氣,會花許多力氣調節體溫,和平衡與外部溫差,血管會擴張好讓血液流到靠近皮膚表面的地方,以冷卻過熱的皮膚。
除此之外,在夏天人體也會排汗,當汗水蒸發時會帶走熱氣,人的心跳和基礎代謝率都會增加,導致疲憊感上升。若在不停流汗的同時,又受到太陽照射,陽光會抑制褪黑激素分泌,褪黑激素是一種由大腦內松果體生成的荷爾蒙,其功用能調節心情、催眠作用,所以當褪黑激素不足時,就會影響精神,如:心情低落、煩躁、失眠、睡眠品質變差。
7招降低夏日疲勞
做好防曬工作
防疫期間,若要頂著夏日豔陽出門採購生活用品,最好撐傘或擦防曬乳,避免褪黑激素分泌不足
多補充水分
不管是出門或是待在冷氣房,都要記得補充水分,水是構成人體的重要成分,一天至少要喝3到4公升的水,不只能改善疲倦,還能滋潤關節、防止眼球過乾、調節體溫等
多吃新鮮水果
特別是含水量高的水果,像是夏天大家最愛的西瓜,還能兼具退熱的功用,但當然過猶而不及,可自己適量補充
保持足夠的睡眠
雖說夏日白天較長,但也不能睡得過少,睡眠不足對身體造成的傷害,是累積而難以補償的,所以才會有人覺得熬夜一天後,得累個好幾天才能逐漸恢復體力,每天最好能睡滿7到8個小時,才有足夠的精神應付工作、學業或家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