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嚨發炎的症狀可輕可重,初發作時容易被忽略, 許多人可能會直覺地聯想到「阿!可能是感冒吧!」、「多喝溫熱開水就會好了」,但時間一拖久,卻發現喉嚨卡卡的,東西吞不進去也吐不出來?當心可能是「慢性咽喉炎」!

慢性咽喉炎是什麼?
慢性咽喉炎又稱梅核氣、喉球症
罹患慢性咽喉炎的人
會有什麼症狀?
喉嚨常有咽喉異物感、喉嚨乾、癢、甚至痛,偶有併發頭頸部肌肉痠痛、胸悶、呼吸困難等,少數慢性咽喉炎為梅毒、結核菌或黴菌感染所引起,則常可於咽部發現異常的潰瘍,且不適感超過三個月以上。
其實人體構造中鼻子、嘴巴、舌頭、喉嚨、氣管這幾個部位,容易互相影響而引起咽喉不適,像是患有過敏性鼻炎、鼻竇炎、腸胃炎等慢性疾病的患者,都容易引發喉嚨紅腫發炎。

以下三種則為多數會引發慢性發炎的病症
腸胃不佳
因腸胃不適,導致胃酸逆流至喉嚨產生慢性發炎的現象,就叫做「慢性胃咽喉逆流」,這時可能有人會聯想到「胃食道逆流」,但兩者的不同之處在於「胃食道逆流」屬胃酸量多,多到流向食道,在胃酸不斷刺激食道下,產生火燒心、胸口灼熱等現象;但「胃咽喉逆流」則是胃酸量少,但跑得非常遠,遠至喉嚨,導致咽喉慢性發炎。
鼻竇炎、過敏性鼻炎
有鼻竇炎、過敏性鼻炎的人,鼻涕相對黏稠,這時流下來的鼻涕會卡在喉嚨,同樣會讓咽喉產生發炎的情況。
扁桃腺
扁桃腺位於人體舌頭的後方,有可能會因慢性發炎或者胃咽喉逆流,產生「扁桃腺結石」,「扁桃腺結石」是食物殘渣沾上細菌,這些細菌也會讓喉嚨產生慢性發炎。
但「慢性咽喉炎」產生的原因其實非常多種,在2020年新冠肺炎的流行下,發現自律神經失調及心理方面因素也可能是喉嚨不適的原因之一,若四處求醫、遍嚐百藥症狀卻持續存在,建議尋求耳鼻喉科醫師與其他科醫師的幫助,讓病情有更深入的診斷,也能更對症下藥。
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