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近日出現首例新冠肺炎兒童重症病例,這也讓家長及第一線小兒科醫師繃緊神經,特別關注「兒童感染」相關議題,小兒科急診醫師吳昌騰就發文指出,「抽搐」恐是兒童感染Omicron後會出現的徵兆,提醒家長們特別注意。
兒童感染Omicron 抽搐、發燒為主要症狀
依據幾個國外研究,吳昌騰發現兒童感染Omicron後,熱痙攣發作的年紀,不限於我們常看到的6個月到5歲之間,他表示「抽搐(Convulsions)可能是兒童感染Omicron後會出現的徵兆。
吳昌騰舉出過去的案例,當Omicron 佔瑞典新冠肺炎病例的98%以上時,4名患有新冠肺炎的兒童因「抽搐」而被送往兒科急診,其中有3人是男孩,他們當中過去並無癲癇病史或熱痙攣病史,但染疫後有2名年幼男孩都發燒,1人在抽搐前發燒,另1人則在抽搐時發燒。
接著醫師更進一步表示,南非在去年10月至12月間,初次診斷為COVID-19的138名住院兒科患者(年齡小於13歲)中有19人(31%)抽搐發作,其中只有2位兒科患者先前有痙攣病史,其他17位兒童則完全沒有痙攣病史。
日本研究亦發現在COVID-19大流行的初期階段,發燒的頻率約為40%,但在 Omicron 為主流期間超過了80%。至於「熱痙攣」方面,在COVID-19大流行的初期階段和Delta流行時期,1至4歲的熱痙攣發生率分別為1.3%和3%,但在 Omicron 為主流期間時為9.4%。且Omicron 流行期間,5歲至11歲兒童的抽搐發生率也從0%增加至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