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壓力大、免疫力低下時,會引起許多疾病,其中你是否有過一覺起來,突然覺得一側聽力減弱、耳鳴、耳悶感,甚至有暈眩等感覺呢?產生這樣的狀況,可能是突發性耳聾。
突發性耳聾是什麼?
「突發性耳聾」這個病名對於一般民眾或許相當陌生,許多人也都沒有聽過這病名,但是這病症卻逐漸流行於現今的社會中,即為一般民眾所謂的「耳中風」名稱,雖然這是一種誤用的病名,臨床上也不適用腦中風的治療與病理機制,但是仍然突顯出突發性耳聾的危險與緊急性。而突發性耳聾每年的好發率約為十萬人中,就會有5-20新的病例產生。
為什麼會引發耳中風?
當天氣轉冷、過度勞累、睡眠不足時,為主要引起耳中風的原因。根據研究報告顯示可能是血管因素導致之組織缺血或病毒感染導致之神經炎,其它病因,如:內耳迷路膜之破損或聽神經瘤則非常少見。
耳中風會影響未來聽力嗎?
耳中風多久會好?
突發性耳聾是一項耳鼻喉科的急診病症,7-14天之內是「治療黃金期」,臨床上多以口服或注射類固醇治療、高壓氧治療,多數患者經過治療後聽力能逐漸復原,若不幸過了黃金期間,聽力可能會惡化、嚴重可能導致永久性耳聾。故如果「耳中風」症狀發生的話,一定要盡快接受診斷,盡可能1週內接受治療,聽力受損的機率就會大幅下降。
耳中風自我檢測-333定律
可採用常見的「333定律」,來做初步的判斷:
3天內,連續出現3個頻率,聽力下降至30分貝(神經性聽力損失)
也就是說患者聽力原本是正常的,突然間(三天之內)卻聽不到聲音,在剛剛發作時,可能只感覺到一側耳朵有持續性的耳鳴聲,轟轟隆隆地或吱吱喳喳地響得很厲害,有時也會有暈眩的現象,最主要的困擾為一側耳朵的耳阻塞感、感覺聽到聲音似乎有些遙遠感,甚至各種聲音有失真的情況。
怎麼預防耳中風?
目前並沒有明確的方法可以預防耳中風的發生,但是我們可以透過兩個方向來建立聽力保養好習慣,第一建議避免長時間在高噪音場合、長時間使用耳機;第二保持正常的作息、飲食均衡、充足睡眠與運動、避免熬夜、適時抒發壓力,增強身體的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