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生理週期荷爾蒙變化大,因而有「經前症候群」的症狀,在月經來潮前一個禮拜起,心情容易變得敏感、情緒低落、經痛、頭痛等不適感,這些症狀通常在月經來後,會消失或減緩,所以當女性情緒惡劣時,常會被說是「大姨媽來了」,但你知道其實男性也有「大姨父」嗎?
男性也有生理期?
男性雖沒有月經,也不會有經痛等生理上的不適感,那麼男性生理期的說法是怎麼來的?其實跟男性的睪固酮、雄激素呈現週期性的下降有關,其睪固酮的作用極多,除了可以讓男性維持生殖功能,還可以促進紅血球的製造、使體毛生長、增加肌肉量、降低體脂肪、幫助新陳代謝、保持骨頭密度、提升精神活力…等等,因此可見睪固酮對於男性健康而言可說是相當重要。
雖然這樣的現象,並不像女性生理期這麼好辨認,但主要會出現情緒低落、精神不振、性慾低、亂發脾氣等症狀。週期上與女性一樣,平均為28天,症狀因人而異。
當男性發現自己有莫名鬱悶的低潮期時,記得有可能是所謂的男性生理期,因透過適當的運動,調節身心靈、自我減壓,千萬不要越陷越深喔!除此之外,也可能是工作、經濟、生活上的壓力,形成週期性情緒問題,導致脾氣暴躁、情緒波動等問題。
女性朋友遇到老公、男友、男性朋友有這樣的反應時,應以同理心體諒,男性不像女性會到處傾訴,這時只需要給男性時間調適,給他們一點空間整理情緒,適時關心就好,不要鍥而不捨的追問,反會帶來反效果,傷了彼此和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