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古代用來指導農事的曆法,其二十四節氣中的「小寒」宜補腎養脾,因一整年之中最冷的三天,剛好就在小寒這個時節附近,叫做「三九天」,所以在這個時候天氣會非常寒冷。
天氣寒冷想進補?比溫補更重要的事
在溫補前,腸胃一定要顧好,若腸胃不好,不管吃什麼溫補的藥材都無法吸收進去,所以在天氣寒冷時,要特別注重腸胃本身的功能,
如何養護、溫補?

在「小寒」時節,傳統中醫會使用「三九貼」貼在身體,溫暖經絡、脾胃跟腎,三九貼常用的藥材有甘遂、白芥子、細辛、延胡索、丁香、乾薑等,而為什麼叫「三九貼」?是因為從冬至開始9日1數,進行穴位的中藥敷貼,一共3次,所以稱為「三九貼」。
另一個在古代醫家認為,對補腸胃極好的東西就是「粥」,更稱為是「天地間補人、補身體最好的食物」,其「臘八粥」為冬季溫補的習俗,隨著不同朝代、年代會有不同的組成,以中醫最常提到的主要有「八味」,為「黃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栗子、紅豆、棗泥」烹煮而成。
簡易溫補!現代版臘八粥

但現代人忙碌,若沒有時間湊齊這麼多食材,也可以食用「簡單版的臘八粥」,叫做「紅棗桂花糯米飯」,只要準備紅棗、桂花釀還有糯米即可。

料理步驟
1.先把紅棗稍微燙過煮熟後去籽
2.將糯米洗乾淨後浸泡一下
3.把糯米跟桂花釀混在一起
4.接著放進電鍋裡面蒸
5.蒸熟後,將紅棗丟進去
(若想多點補血功能,也可丟進葡萄乾;補陽更好的則像是核桃)
6.食材加入後,再蒸個15~20分鐘
接著就完成「紅棗桂花糯米飯」啦~簡易的食譜推薦給大家,在這寒冷的季節溫補一下吧!
關注健康多1點,健康不只一點點
是否有過生了某一個病之後,在網路上搜尋疾病相關的資訊,結果越看越害怕?健康多1點有多位專業的醫師幫你打破網路流傳的健康迷思,擁有正確的健康知識,了解艱澀難懂的醫學名詞,你想變得更健康嗎?
YouTube ⇨ https://lihi1.cc/F1F1S
Facebook ⇨ https://lihi1.cc/U7kIj
Instagram ⇨ https://lihi1.cc/e9CK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