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常居癌症發生率前三名,而發生率快速攀升,和台灣人的飲食模式有密切關聯,本文就來告訴大家有哪些症狀是易忽視的警訊,且培養這2個生活習慣跟4個飲食方法,能有效預防大腸癌上身,快接著看下去!
大腸癌是吃出來的疾病,撇除年齡與遺傳因子外,當攝取過多紅肉和愛吃熱食,烹調方式常選擇熱炒、油煎、油炸與燒烤,青壯年也易惹大腸癌上身。常聽見的腸癌症狀有以下幾種:
- 排便習慣改變
- 出現血便、黏液便
- 有便意卻排不出來、排便完仍覺得解不乾淨
- 腹脹
- 便祕
- 不明原因變瘦
除此之外,以下這些警訊也值得注意:
- 腹部出現不明腫塊
- 不明原因腹痛超過一個月以上,且疼痛位置固定
- 不明原因貧血、頭暈:右側大腸內有腫瘤通常不易出現症狀,所以容易逐漸長大而導致腫瘤慢性出血,進而引起貧血,但是從排便看不出來。
- 胸悶:若大腸因腫瘤過大導致消化道阻塞,消化道內的廢氣排不出去,橫膈膜擴張空間受限,就會引起胸悶。所以當肚子脹氣又胸悶,請留意排便情況是否伴隨出現前述異常症狀。
怎麼吃能有效預防大腸癌?
補充鈣質
因鈣質會與膽酸、脂肪酸結合形成不可吸收的鈣鹽,降低膽酸及脂肪酸的促進有機分裂作用,減少致癌機會。早晚可各喝240毫升牛奶,並多吃帶骨的小魚乾、海藻類、蝦皮、深綠色蔬菜、黑芝麻等。
多吃魚
魚類富含不飽和脂肪酸omega3、維生素D、維生素B12 、硒和特殊氨基酸,有助修復受損的腸道黏膜細胞,幫助防癌。
攝取富含益生菌食物
如泡菜、味噌、納豆、優酪乳、優格等,可以維持良好腸內菌相。
避免過量飲酒
研究發現啤酒飲用量越多,罹患直腸癌的機率越高。
養成這2個生活習慣 有效預防腸癌
起床喝一杯溫水
早上五到七點起是大腸經循行的時間,起床後一杯500cc溫水給大腸一些助力,並補充身體在夜晚流失的水分,幫助腸道蠕動、加速新陳代謝。
活動到大肌群的有氧運動
跳繩、階梯運動和波比跳,這三種是在家也能防腸癌的運動。因為可以活動到大肌群的有氧運動對於防腸癌最有效,而這三種都是能運用到骨盆底肌和大腿肌群的運動,效果特別好唷。